汽车产业,是芜湖市的首位产业。销量连年跨越式增长,本地物流配套却没及时跟上,造成运输效率受限、成本过高,成为当地龙头企业奇瑞汽车的一件“头疼事”。
在开展访企入村专题行动中,芜湖市委、市政府聚焦首位产业核心诉求,将“保障奇瑞物流畅通、降低综合成本”列为头号攻坚工程,高位推动、精准施策、破解难题。
“通过在企业周边建设‘零距离’运输基地、开辟出海航道、链接陆路国际干线等方式,打造‘陆水铁’立体物流网络,不仅帮助企业提升运转效率,每年还能降低物流成本约4000万元。”芜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人介绍。
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不足,是制约汽车产业整体发展的一大“瓶颈”,如何破解这一企业普遍关心的共性问题?芜湖市积极组织企业接入省供需对接平台,鼓励引导企业参加各类省市产业对接会、产业政策专题宣讲会等活动,着力推动产业链深度协同。其中,天马与奇瑞的成功牵手,就是破解产业链协同堵点的一个生动案例。
天马(芜湖)新型显示模组项目,是芜湖市重大汽车产业链项目。其复杂模组技术可有效提升奇瑞智能座舱的显示性能,而奇瑞的整车能力也可以带动天马加快国产化替代进程。但由于信息未能及时畅通,本土两大巨头“近而不联”,优势未能互补。
展开剩余54%政企联动,强链补链。经市委、市政府牵线搭桥,天马与奇瑞建立战略合作关系,属地鸠江区成立对接服务专班,全流程跟踪服务。“等到天马的复杂模组产品下线后,可直供奇瑞生产线。”鸠江区负责同志介绍,这次产业链的深度合作将会实现“双赢”效果。
在发展中找问题,从作风上找原因。芜湖市组织党员干部深入企业生产经营一线,既用心用力用情帮助企业化解“燃眉之急”,更积极构建管长远、重长效的制度机制。
多头检查、重复检查、随意检查,影响正常经营生产,常令企业不堪其扰。芜湖市在全省率先出台“综合查一次”管理办法,重塑监管理念、破除部门壁垒,建立涉企联合行政检查机制,把原有的单部门检查事项,整合成多部门检查事项,实现多部门“进一次门、查多件事”。
“无码不入企,入企必亮码”,芜湖市率先全面运用“检查码”,实现行政检查全过程可追溯、可监督。今年以来,涉企检查次数较改革前减少近60%,多部门联合检查率自改革之初的6%提升至46.3%,有效提升了行政效能,降低了企业负担。
一手抓作风,一手抓发展。芜湖市以作风建设为切入口,以高质量发展为落脚点,目前已办结涉企问题1500多个,梳理确定13个重点共性问题并进行强力攻坚,形成了支持“鸠兹科创湾”人才集聚发展、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等15项具体制度成果,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,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新气象新变化。
■ 本报记者 黄永礼 范克龙
发布于:安徽省盛达优配-股票公司配资-股票带杠杆-炒股票手机软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